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社会各界千里驰援,力争使疫情尽快得到遏制。这次抗击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疫情防控的有力保障。社会应急语言能力既是国家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应急语言能力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重要性已经显现。在跨省区的医疗援助中,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却不通异地方言,医患临床沟通出现语言障碍。据媒体报道,齐鲁医院医疗队在进驻武汉48小时内紧急组织编写了《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以解决方言不通问题。此外,新冠肺炎被某些国外媒体冠以“武汉肺炎”进行歧视性报道,网络谣言频现,防疫宣传标语中出现语言暴力等问题,都表明应急语言能力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能缺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紧急状态下,应有必要的语言能力支撑。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语言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
应急语言能力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利用语言(文字)资源提供语言应急援助的能力。应急语言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是对应急语言资源储备的激活和利用。应急语言能力一般可根据语言种类分为应急外语能力、方言能力、少数民族语言能力、手语能力等,也可按照使用领域或行业分为应急医疗用语、航空用语、海事用语、网络用语等。中国方言复杂,此次疫情中,应急方言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的语言响应机制、语言援助速度和效果体现着社会的危机治理水平。发挥社会应急语言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